✨進門前注意事項

 這裡是悅陽的個人部落格,熱愛閱讀商業財經類書籍與創作的小小投資人。
 ≣ 聯絡作者: 個人官網傳送門FB粉絲專頁InstagramEmail
 ≣ 文章類型: 投資理財 | 讀後心得 | 課程心得 | 協談生活 | 長篇小說
 ≣ 文章分類:
        【選書工作室】財經商業、社會科學類書評
        【投資理財趣】理財觀念與台股、美股投資
        【登塔日誌】自我成長、課程心得、協談生活
        【原創小說】連載中:《墜落深淵》《圈套》
              已完結:《王之后冠》《她離開了之後》《城市天光》

 ❖書單在這裡
 歡迎大家來聊聊or推薦好書ヾ(´・ω・`)ノ

 "When you want something, all the universe conspires in helping you to achieve it."-The Alchemist

目前分類:➤商業理財 (19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這本書剛出版時,我就看到一大疊新書放在誠品一進門最顯眼的位置,賈伯斯的名號並沒有隨著他過世多年後而消失,反而至今仍有不少人深深懷念他還存在的蘋果。

而這本並非宣揚他的偉大與出色,而是透過被消失的女兒:麗莎布倫南(賈伯斯)的角度與立場,來透露這名矽谷知名傳奇人物賈伯斯不為人知、也就是家庭的那一面。

也或許我是以偏向女性的立場來閱讀這本書的,因此從本書一開始就對於書內許多劇情與細節感到很難過。

我並不想過多闡述書內的劇情,若是對賈伯斯為人父的那一面有興趣者,可以自行去閱讀這本書,這邊我想要單純分享我個人的感悟。

undefined

文章標籤

悅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本書自出版就時常在排行榜上,到我寫這篇心得(8月底),已經20刷可見其熱門程度。

當初在書局翻過覺得是一本很適合入門美國ETF的一本投資書,因此就挑來看了。

有趣的是作者是一名很年輕(不到30)的警大畢業生,任職警官薪水並不低(9萬多),為什麼他還會選擇認真鑽研投資?還是選擇漲幅緩慢的指數化投資(ETF),而非像許多投資者喜歡投資起伏大的個股。

文章標籤

悅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為人類將經濟活動與債務推高了——人類天生有借錢來擴大消費(而非還債)的傾向。這是一種人類本性。所以長期而言,債務的成長率一定高於所得成長率,而這造就了長期債務週期。-P.21

人類本性是很難改的,因此歷史會不斷重演,為此我們鑑往知來。

這是為什麼所有投資人都應該要閱讀這本《大債危機》。

文章標籤

悅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Cis是被稱為「憑一己之力撼動日經平均指數的男人」,但他其實是名副其實的散戶出身,沒有什麼駭人的身世背景,背後更沒有所謂的研究機構,他跟我們這些散戶一樣,平常上日本2ch(類似我國的PTT)、偶爾發發推特的宅男。

看到這裡應該很會很驚訝,這樣出身的他怎麼會成為發一條推特就能撼動日經指數的神之散戶,真的不誇張他曾在書內提到自己曾因為喜歡「壽spirits」的果凍,但看它店鋪都沒什麼生意感到憂心,在2ch上寫下「壽spirits不錯喔」的貼文,第二天這家公司的股票就漲停了。

也因為他是日本的名人,每次出手的資金都很龐大,足以撼動股票及日經的走向,他的推特不只有成千上萬的散戶追蹤,就連外資法人也有追蹤他。

這本《主力的思維》就是以cis的第一人稱來描寫他的個性、他的生活以及他想要傳達給我們這些小散戶的投資哲學。

雖我講的好像是一本頗具深度的書,但其實這本書非常輕鬆好讀,看到一半還會忍不住會心一笑,書內的用字遣詞都像是在聊天那樣一派悠閒,我只花不到2小時就將這本不到300頁的書看完了。在這邊我想分享幾段與Cis投資方法有關的內容。

1598831517732.jpg

圖片來自CIS的推特↑

文章標籤

悅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危機事實上並沒有結束。我們面對的不是重複發生的危機,而是危機的突變與轉移。

看這本書時正好在2020年初,最近因為新冠肺炎的關係,各國確診數量不斷往上攀升,導致不論是哪個投資市場流動性都受到衝擊,甚至出現美股2週融斷3次的前所未見的歷史,有幸能體驗到這陣子的股市大起大落,真的比退休前遭遇這種事情來得好得多。

回到正題,在這些黑天鵝衝擊,導致熊市是否來臨、眾說紛紜的情況下,金融危機真的是毫無跡象可循嗎?

文章標籤

悅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本書正巧看在《鐵達尼效應》(心得在此)之後(結果兩本書的心得發表差了5個多月……),兩本也都跟企業經營有關,不同之處比較像是《鐵達尼效應》是給新創企業的創業者看的,這本則是企業已經上軌道,但是遇到瓶頸,需要改變以追求永續經營者看的,當然如果是新創企業遇到挫折也可以看這本書就是了。

兩本書我都喜歡,因此特地都寫下看完當下最真實的心得。

書的作者蒂芬妮‧波瓦是科技業的名人,這本書算是她花費多年時間研究各大企業後所整理的10個成長途徑。

讀者們或許會覺得這些途徑跟沒有創業也沒有公司的自己無關,但事實上它們可以嘗試用在解決我們個人品牌的經營上,在這篇文的最底下,我會分享我自己運用的幾種途徑。

文章標籤

悅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本我看到這本書書名及簡介,第一個想法是它應該偏像《原子習慣》那種實用的工具書吧?

但是也因為這本書前面就說得很清楚:不管你今天的財務生活如何,也能變得富有。但要變富有,你必須以不同方式做事。你必須用不同的方式思考。你必須有不一樣的行為。你必須養成不同的習慣——富習慣。-P.13

《習慣致富》書內並非是要樹立一個什麼樣的行為典範,而是想要幫助讀者們改變我們的思想源頭,讓我們如《賺錢的科學練習》書內講的一樣:你的想法帶來感受,你的感受帶來行動,你的行動帶來結果。所以看完這本書,它會告訴你一個真正的富人應該有什麼樣的想法,因此他們透過這些想法演變成30個習慣。

文章標籤

悅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本書是自稱肥羊的作者翁建原醫生的第二本書,正巧兩本書我都有買,兩本都以非常淺顯易懂的文筆及字句來書寫,也符合作者寫書的宗旨,就是希望能讓就算是小學生程度的讀者都能在看過他的書後,學會操作股票。

本以為第二本書與第一本書內容差不多,應該會很無趣,沒想到兩者還真的內容差不多,但一點都不會覺得無趣,原因這本作者不僅舉例了許多頗有深意的故事,也用直白的話語告訴你人生道理,害我看的時候不時哈哈大笑。

尤其前言就提到:我們肥羊流派和市面上所有的股市名師不同,賺多少說多少,絕不會每天誇口自己現金股利幾百萬元,但卻拿不出任何交易紀錄來。這段話到底是想要得罪多少股市名師啊,我看也只有肥羊敢這麼直接吧。

如果喜歡作者的直白、一針見血的風格,那就找這本書來看看肥羊的投資術及人生觀吧!

文章標籤

悅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本是超級績效系列的第2集,雖說我在看這本之前想說第1(心得在此)已經將概念闡述得很完整了,不知道第2集還能寫什麼。

沒想到這本書延續前面第一集的內容,或許沒有帶給我什麼驚天動地的新觀念(因為所有衝擊都在第1集了,沒看過的讀者拜託務必要去將第1集先刷個1!!!),但是內容是加深上1集的內容,並補充了上1集沒提到的細節,絕對不要看過1集就不看第2集及之後的第3集!

這本書不同於上1集,談到更多心理層面及技術層面的延伸,心理層面的堅定及不隨情緒亂舞,與技術層面何時買進外,更延伸到該何時賣出。

文章標籤

悅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致富的方法很多,但本書及《原來有錢人都這麼做》也只能詳細描述其中幾個,包含節制的消費行為、專心存錢、勤奮的財務管理。事實上,要達到財務自由,靠的是每個人自身的努力,可是其中也有些共通的道理。-P.35

這本書是我去年剛出版就看過且很喜歡的一本書,但後來發現網路上對它的評價似乎不高,研判應該是單看書名就有很多人排斥,因為本身就不喜歡有錢人(現在仇富的人真多)、不喜歡談錢、覺得這就是一本心靈勵志書、對起薪低的自己沒有幫助,或是覺得這完全就是倖存者偏差等等,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那可以在這邊先按上一頁離開,因為我個人覺得這本書裡面的一些觀念,對於想要改變自己財務狀況的人來說,是很值得學習的。

文章標籤

悅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直以來,我都是閱讀狂熱者,看我每年的書單就知道,也正巧這本書是我2020年的第100本書,自2017年記錄書單開始至今也3年了,不知不覺連續3年閱讀超過100本書,而這本書還剛好和讀書有關,真的是非常巧合。

因為每年透過這樣閱讀,讓我獲得很多,就與百靈果與Joeman這集Youtube影片3:384:35提到的內容一樣,只是我是透過閱讀各式各樣的書、學習我所不懂的事物、體驗不一樣的人生,來讓自己成為一個有趣的人,這邊有趣的人並非是那種好笑的有趣,而是有觀點、有深度的人。

所以我持續推廣閱讀,希望能讓更多人知道閱讀的樂趣,這也是我開始撰寫心得、藉此推廣好書的目的。

若問我,讀書到底有什麼好處,我會說透過閱讀能得到他人的經驗與知識精華,讓我能藉此快速成長。

除此之外,讀書到底有什麼好處,本書作者齋藤孝清楚的表達出來,為什麼一定要讀書,讀書能抵達到什麼樣的境界。

undefined

文章標籤

悅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你不看新聞,你會與世界脫節;但如果你看新聞,你會與事實脫節。」--丹佐.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

我國在最近一次的總統大選之前,許多人因為24小時播送的新聞感到亡國感很重,又責備長輩看特定的新聞台會被洗腦,但若要求他們關掉新聞,又有許多人會瘋狂看手機上的網路新聞,當時我就覺得我國國人已經被新聞綁架了。

這本書很適合在這樣的氛圍下出版,我個人也是很不贊成每天都要看新聞,時不時就要刷臉書上新聞的行為。

但是若以我個人不喜歡看新聞,希望親友改看書做為說詞勸諫他們,想也知道得不到什麼效果,因此出現這本書真是幫了我一個大忙,可以讓我直接推薦親友們去閱讀這本書。但能不能讓親友順利戒掉新聞就不一定了。

※很多人可能會誤會作者的意思,先前提一下:作者認為只要決定網路搜尋路徑的人是你自己,而不是靠媒體餵養你他們想餵養的資訊、你單純被動接收也不去思考和尋找資料求證,就可以去看新聞。

文章標籤

悅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錢人具備研富熱(有研究財富的熱情)、價值觀很明確、懂得想像、相信自身運氣很好、會活用自身的特質。而窮人卻與之相反。-P.52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潛意識對我們的生活其實影響並不小,不論是在選擇工作上,或是選擇另一半上,那些隱藏在我們意志深處的潛意識都會不經意的影響我們選擇生活的方式。

也因此許多富人本身對錢的觀念,與大多數人並不相同,選擇的生活及賺錢方式就和普通人並不相同。

這點也在我之前的文章【理財計畫】正面看待錢的意義當中有提到,以及之前許多書籍如《習慣致富》、《如何把收入轉化為財富》甚至是有名的《富爸爸窮爸爸》都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到,富人對錢的思考並不同於普通人,所以我們才需要去理解且學習這種心態。

這本書當然也是重複這這個觀念,但是特別的在他並不單純只是說出兩者心態的不同,而是透過書內的測驗讓讀者們了解你欠缺的是哪個面向的思維。

undefined

文章標籤

悅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喜歡看理財書的我,在這本書剛出版不久後就去找來看了,只是遲遲尚未有時間撰寫心得,隔了快2個月終於抽了空閒時間好好看一下了。

這本書的英文書名其實是,有錢人會幹的13件蠢事。

但不知道為什麼中文書名取名叫做理財盲點。不過並不影響這本書的精采程度。

在書內列舉的13件蠢事,我想不論是我們自己,又或者是周遭的親友,肯定都至少幹過其中1件、甚至許多件,如果你以及周遭從沒有人犯過當中的其中1項錯誤,那你就不用看理財書了,去找他們吧!(但前提是真的沒有犯過,有些人最愛嘴硬不相信自己幹了蠢事)至少我自己身邊幹了這些蠢事的親友不算少數,因此我更認為這本有值得閱讀的必要。

這邊我列舉2個我目前自身周遭最常發生的理財盲點。

undefined

文章標籤

悅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在閱讀這本書時,曾將這本書放在桌面上被親友看到,反被問一句,「這本在講家人有財務問題,需要你協助還錢吧?這樣的書我看書名就知道在講什麼了,也需要出嗎?」

確實很多人覺得這種事情需要出書談嗎?但是我周遭也真的聽過好多長輩或是同輩欠錢而向家人索取,拖累其他家人的真實故事。明明周圍有這麼多人有相似的經驗,那麼為什麼這類型的書反而從沒特別有一本書出來談呢?

確實這本書內談的內容很明確,就是要你了解自己跟另一半與自己的金錢界線,不能一味的付出,否則最終只會招致惡果。

undefined

文章標籤

悅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本書第3集中文版在去年11月出版,當時很多我很喜歡的財經作者都在推薦這系列的書,認為它(一共3)都是投資者必讀的書之一,因此我就將它列為我必讀的投資書單內,而遲到今年3月才終於將它拿起來好好閱讀。

閱讀這本書很有趣的是,作者本身是美國投資大賽連續3屆的冠軍,他的投資績效非常優異,在比賽中甚至遙遙領先第二名。在看這本書時,作者一開始先寫了不少勵志話:「如果想要在股票市場創造出超級績效,絕對要有成功的慾望,而且要全心投入」、「大多數投資人只是把交易當初一種嗜好,因為他們另有全職的工作。可是,你如果把交易當作事業經營,它就會提供經營事業的報酬。如果你只是把交易當作嗜好,那麼它也就只會像個嗜好來報答你,但嗜好是不會提供報酬的,它反而只會讓你付出代價。」這些話語有的很激勵人心,有的很真實,如果再往後看也會發現作者並非空口說白話,因為他確實在產業面及技術面都下了很高深的功夫。

看完這本書,我只能說這本書是投資必看的一本投資書!絕對衝擊你既有的投資觀念!

undefined

文章標籤

悅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小時候開始,我們總是認為成長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國小再來就會到國中,緊接著是高中與大學,但是當我們出社會有了一份工作後,成長卻似乎停止了。

不再有父母、老師在後面督促我們,也不再有所謂的考試成績來告訴你有沒有成長,這時候的成長變成一種虛無、感覺不到的存在。

要怎麼樣才能有所成長、才能進步,才能讓自己往自己嚮往的樣子前進,這本書提出了「成長」的15個法則。

就人生的方向來說,只有三種人:

1.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的人

2.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卻不行動的人

3.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也確實行動的人 -P.37

我想每個人身邊都會有第一種人,但更大部分是第二種人,他們會抱怨自己的工作、會說自己想做並不是這個,自己有天份可以擁有更好的職業,但卻總是不願意去行動,而第三種人則是最少、卻也是最能得到所謂圓滿人生的人,他們想做什麼就去做,失敗了也不後悔,成功了自是大放異彩。

你是哪一種人?你想要有所改變嗎?如果你有這種念頭,來看看這本的15個成長法則,尋找一個適合你的成長方法,開始屬於你的成長過程。

undefined

文章標籤

悅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可以不創業,但一定要有創業家精神。

這幾年來經營自媒體已經是我們這個年代最熱門的職涯選擇,也因為現在的平台五花八門,讓一般的上班族都能擁有發揮影響力的機會,像是Youtube跟最近很紅的Podcast,過去曾經很紅的部落格及直播主,再來是Instagram上也竄出好多排版很美很像的網紅帳號(?),尤其現在還有教導怎麼經營自媒體的顧問與導師出現,不知不覺這也成為一個新興的行業。

也因此這本書也是在談論作者自身的經驗,他是如何實踐《一人公司》成為一個獨立的個人品牌。

會特別想看這本書,完全是因為作者他本身也是從創作者起家,以及他原本也有一份正職工作,如何從一般上班族轉變成為一人公司的創立者,再加上他偏向文字創作者,相較於影片創作者的YoutuberPodcaster,對我們這種文字創作者而言更有參考價值。

undefined

文章標籤

悅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蘋果是美國知名的國際企業,每個人肯定都聽過它的創辦人賈伯斯,也看過不少與賈伯斯有關的著作,上個月出版的《小人物:我的爸爸是賈伯斯》(心得在此)同樣是以另一個面向來看賈伯斯,相反於賈伯斯的有名,接手他經營蘋果的下一任執行長,庫克就顯得低調許多。

老實說我滿少看到有關庫克的著作,唯一有印象就是2015年的《庫克時代:蘋果的榮光與挑戰》(但並未看過),相比於被大力吹捧的賈伯斯,庫克真的是默默無聞許多,甚至到現在仍有許多人緬懷賈伯斯的時代,在部分果粉心中仍是覺得賈伯斯對蘋果的貢獻遠遠大於庫克,起初身為非果粉的我也是這麼想,結果看完這本《提姆.庫克》完全翻轉我對庫克的認知,原來庫克對於賈伯斯是如此鮮明的對比,這對比並非是指蘋果上的經營,而是他的個性、他的價值觀,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undefined

文章標籤

悅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巴菲特經營的波克夏,應該是所有投資人都知道的知名企業,尤其它的獲利率穩定又高,也造就了許多巴菲特的信徒,當然我個人這幾年開始投資後,每年也都會看波克夏股東會的影片及逐字稿,並關注巴菲特每次的重大投資板塊異動,像是最近他剛大幅減持了84%高盛(GS)的股票(寫這篇的日期剛好是5.16,巴菲特公布最新一期F13表格的隔天),並慢慢在增持科技股與生技股,這都是許多投資人會注意的指標。

也因為巴菲特對金融、投資界有極大的影響,他所經營的波克夏也成為了大家注目的焦點,像是過去我看《巴菲特的繼承者們》就有發現他是個極其信任旗下企業CEO的領導者,如今《信任邊際》出版更是將巴菲特的經營模式清楚的分享給所有讀者。

undefined

文章標籤

悅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