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乍看書名會不太懂是在談論什麼主題,但其實它是在將新創公司比喻為眾所皆知的鐵達尼號。

一九一二年四月,鐵達尼號從英國南安普敦啟航前往美國的那天,是個涼爽但很晴朗的日子。啟航四天後,在接近午夜時分,鐵達尼號撞上毀滅性的冰山主體,往下沉入大西洋冰冷的深處。它距離紐約港──那是白星航運(White Star Line)及它的乘客預定的最終目的地──還很遠。一半以上的乘客與多數船員都罹難了。

新創公司就如同行駛在海面上的鐵達尼號,要如何才能避開海面上的冰山,不讓自己成為當年的鐵達尼號,在這本書內探討了新創公司可能會遇到的幾個難題。看完後我覺得很適合新手創業者,或是對創業有興趣者都可以來看看。

mountains-482689_640.jpg

一、新創公司的隱形債務

隱形債務對於新創公司就相當於鐵達尼號之於冰山,鐵達尼號因為撞上冰山而沈船,新創公司若遭逢過多的隱形債務也會遭遇沈船(倒閉),因此更重要的是如何避開這些冰山。

一開始本書就將新創公司最容易遇到的不同層面問題分為人、行銷及產品構思這三層,也就是人力、行銷與技術,這也是最容易造成新創公司隱形債務的外在型態。

在這邊我們將這三個層面的問題當作是航行的大海,並再加上新的策略問題,構成以下四項:

人力之洋:探討跟新創公司有關的人員,包含創辦人、投資者/顧問以及員工。

行銷之洋:探討公司跟客戶與競爭對手之間的關係,包含市場區隔、市場定位以及戰術。

技術之洋:探討產品、服務或軟體的技術基礎,包含驗證、設計以及開發。

策略之洋:探討企業的整體方向,跟另外三大洋之間的相互關係,包含整合、衡量以及責任歸屬。

 

二、新創企業發展中的四個階段

未創造收入階段:在真正開始銷售任何東西前,處於概念開發早期階段,也被稱為構思階段。

MVP(最小可行產品)階段:不斷完善概念,做出可以跟客戶分享的東西。

產品上市與早期成長階段:開始銷售某個產品,並從一位付費客戶漸漸成長到多位付費客戶。

產品與商業模式規模化階段:在產品、客戶和員工方面,都正朝著發展中的企業邁進。

這四個階段是新創企業發展中必經的四個階段,當然如果在到達第四個階段前就倒閉那就不用多說了,會特地提出這四個階段是在這本書內的各個層面,都會以此四個階段作為一個模型,分享在那個層面這四個階段應該如何配置。

這邊舉例新創公司的人力配置階段:

未創造收入階段:沒有全職創辦人、沒有員工、跟非正式顧問接洽、自籌資金。

MVP(最小可行產品)階段 第一位全職創辦人、沒有員工、開始籌組顧問團隊、跟自己親友募資。

產品上市與早期成長階段 加強創始團隊、雇用早期員工、成立顧問團隊、透過天使投資人募資。

產品與商業模式規模化階段 確立創始團隊、擴大主要員工相成、設立顧問團隊成立董事會、透過天使投資人團體或創投募資。

 

三、現實中的運用

因為我自己並未成立新創公司,因此我並不知道真正創立公司會遇到什麼樣的問題,不過這本書很棒的地方是它並非像是我上面舉例的好像都是硬梆梆的道理,不會讓沒有創立公司的人因為找不到感同身受的點而看不下去,裡面也有舉出很多新創公司要注意的小細節,我覺得很細膩也很寫的很仔細。

像是如果以之前曾在【雜談】時間不夠,無法穩定更新怎麼辦這篇文內談到的,很多Youtuber都開始紛紛雇用自己的團隊,甚至成立工作室或是公司以節省自己時間的浪費,這種時候身為創業者就會面臨何時該雇用第一位員工、創辦人自己早期需要努力去了解客戶需求、商品想要試水溫能透過群眾募資活動(這讓我想到我國也滿多群眾募資成功的項目!)等等問題,這些通通都能在這本書內找到答案。

 

最後,雖然這是一本很值得新創業者或是像我這種對商業領域有興趣的讀者好好讀讀的書,但是當然並不是一定保證成功的一本方程式,看過後或許可以參考裡面的內容,也可能參考過後仍是失敗,這時候就需要靠自己再去修正,簡單來說是一個希望能讓新創業者能少走冤枉路的書。

再來還是要給真正想創業者一個很重要的建議,就是趕快動手將你的點子實現吧,只有當你將點子落實成商品,才能盡快開始賺錢,不然再真正獲得金錢收益前,這一切都跟空談沒什麼兩樣啊。

這邊延伸之前我曾分享過的創業講座:【講座】YouTube創辦人陳士駿帶給我的反思

之後還會陸續更新相關的創業講座,有興趣的讀者們可以持續關注我的部落格或是方格子專欄哦!

 

想更了解我,歡迎來我的粉絲專頁點個讚以及我的Instagram追蹤我的最新動態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願意支持我繼續分享好書,歡迎來最底下我的Like拍手(最多可以拍5),你的支持是我繼續努力的最大動力 

undefined

arrow
arrow

    悅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