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看新聞,你會與世界脫節;但如果你看新聞,你會與事實脫節。」--丹佐.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
我國在最近一次的總統大選之前,許多人因為24小時播送的新聞感到亡國感很重,又責備長輩看特定的新聞台會被洗腦,但若要求他們關掉新聞,又有許多人會瘋狂看手機上的網路新聞,當時我就覺得我國國人已經被新聞綁架了。
這本書很適合在這樣的氛圍下出版,我個人也是很不贊成每天都要看新聞,時不時就要刷臉書上新聞的行為。
但是若以我個人不喜歡看新聞,希望親友改看書做為說詞勸諫他們,想也知道得不到什麼效果,因此出現這本書真是幫了我一個大忙,可以讓我直接推薦親友們去閱讀這本書。但能不能讓親友順利戒掉新聞就不一定了。
※很多人可能會誤會作者的意思,先前提一下:作者認為只要決定網路搜尋路徑的人是你自己,而不是靠媒體餵養你他們想餵養的資訊、你單純被動接收也不去思考和尋找資料求證,就可以去看新聞。
一、新聞根本不需要看的原因
書內關於新聞的評價及感想幾乎和我所想的很像,這邊舉例幾個我特別有感觸的。
新聞根本不重要:一堆國家大事跟媒體報導的內容都和我自身無關,這也是為什麼民眾很容易會因為一個又一個重大的新聞,而遺忘前陣子所關心的議題及事件。像是許多人因為弒警案被判無罪而生氣,希望能立即修法,等到明天又會因為別的事情而憤怒不平。
新聞不過是在浪費你的時間:每天看半小時的新聞,一週先算五天就有2個半小時的時間花在看新聞上,因此若要做好時間管理,戒掉看新聞是最有用也最快的。
新聞限制了你的理解力:新聞講究即時性導致失去了理解性的重要性,許多新聞報導都沒有深入去探討及研究背後的原因,這也是為什麼時常被人嫌棄新聞在帶風向的原因之一。
新聞加劇了後見之明偏誤:很多事件背後的原因錯綜複雜,新聞為了讓人好理解甚至縮短篇幅及時間,會找一個理由來作為這個事件發生的原因,但這就造成了後見之明的偏誤,人們得知某一事件結果後,誇大原先對這一事件的猜測的傾向,而事實或許根本並非如此。
新聞會毀掉我們內心的平靜:如果我上面所說的亡國感,其實很多新聞報導的內容都與我們無關,但是因為看了會激起自己內心的憤怒、恐懼、悲傷等情緒,而失去了內心的平靜。
二、不看新聞會失去民主政治
同最上面所說,很多人會認為不看新聞會失去民主政治真諦的原因有以下:
無法在選舉時做出正確的決定:但事實上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反而看電視台、報紙、週刊所播報的新聞,才是會影響你做選舉決策的重大因素。
不看新聞,我們還是能透過審視候選人履行過什麼承諾、看選舉公報、自己上網去找候選人的相關資訊(作者認為只要決定網路搜尋路徑的人是你自己,而不是媒體就可以了),做出表決。
失去揭露真相、弊案的管道:美國有名的水門案,我國之前最紅的私菸案,都是透過新聞放送給大眾媒體,確實新聞能揭露弊案、政治醜聞,可是事實上願意深入調查了解的新聞記者少之又少,因為深入調查不合成本,新聞媒體只要能造成轟動就夠了。若要說揭示這些弊案的方法,反而可以利用報章雜誌上的長篇文章、特寫專欄、紀錄片節目、播客和書籍。
最後,回到我自己本身就因為書內的種種原因,而很少在看新聞。
之前我曾在《原子習慣》這本書的心得內提到,自己本來吃早餐時就都會滑手機,當中不免俗的會看到新聞,尤其現在聊天軟體Line就會自己出現新聞的推送,更無法避免,通常那些聳動的標題會讓我忍不住點進去一探究竟。
另外我有時候會直接拿家裡訂的報紙來看,後來發現這樣實在是很浪費時間,且看這些報紙跟新聞根本學不到什麼東西,更別提知道國家大事對我壓根沒什麼幫助,才刻意養成吃早餐配看書的習慣。
因為專注深入的閱讀,被證實與清晰思考的能力密不可分。因此與其花時間看與自己無關的新聞,還不如將時間拿來好好閱讀一本好書、上一堂好課程、做與你有關、能對你有幫助的事情,並在周遭的人談到某則你感興趣且好奇的新聞時,就上網去找源頭的影片或是訪談來看,而非直接看記者編輯們下標的聳動新聞內容,將更能協助自己不被假新聞所蒙蔽雙眼。
畢竟我自己也深感思考能力還不夠獨立且有深度,本身也有所謂的政治立場,因此還有很多學習的地方,就如同Podcast股癌內曾說過,要是投資有政治立場是很危險的事情,像是之前香港國安法通過,許多投資人認為香港會因此失去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進而放空港股,殊不知港股大漲。諸如此類的投資決策,若受到政治立場及媒體的影響是非常危險的。如何判讀新聞與消息的正確與否,靠的是自己的能力。而真正所謂重要的消息,應該是由你自己所決定,而非由媒體來幫你決定。
購書連結:拒看新聞的生活藝術
想更了解我,歡迎來我的粉絲專頁點個讚以及我的Instagram追蹤我的最新動態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願意支持我繼續分享好書,歡迎到書封底下我的Like幫我拍手(最多可以拍5下),你的支持是我繼續努力的最大動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