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現在社會當中,許多促使我們生活變得如此方便的產品,都是突破性的創新,而這些創新來自於一個奇特的想法或是打破傳統智慧的信念。
每次看到這些創新(像是智慧型手機就是一個跨時代的產物)總是讓人不禁驚嘆,自己怎麼沒想到呢?能想出這樣點子的人真的是太厲害了!到底是怎樣的人才會有這些創造力?
如果有同樣這些問題以及想知道怎樣成為具備非凡創造力的奇才者,可以一同來閱讀這本書,從中找到這些奇才背後的祕密與共同特質。
一、創新者的特質
本書舉例許多創新者的名人作為調查對象,像是賈伯斯、馬斯克、愛因斯坦、居禮夫人等人,並將他們的故事一一在各個篇章描寫出來,促使讀者們更能理解這些特質在這些創新者身上所代表的涵義。
這邊我就不將故事詳細撰寫出來,而是將特質提出來,並搭配我生活中呼應的地方作簡略的分享。
1.疏離感:獨處時間對創造力很重要,我想許多讀者們與我都有相關的例子,有趣的點子、特別的想法通常都是在浴室洗澡時、睡前躺在床上時這種獨自一人的狀況下萌生的。而我自己也很熱愛這種保有獨處時間的快樂,透過獨處的時間,能協助我提升閱讀量與創作量,是一個協助我經營興趣很棒的工具。
2.極度自信:這個應該完全不意外,創造蘋果的賈伯斯、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都具有極度的自信,而經過研究造成高度自我效能感的主因是個人經驗(先前成功解決某個問題或任務的經驗)、替代經驗(他人成功解決某個問題或任務)及言語說服(經他人說服而相信自己有能力成功解決某個問題或任務)。或許我們想要培養自信心都可以透過這3種方式來嘗試。
3.創意思維:這邊提到的是智力,也就是所謂的天賦。雖說我們目前對智力仍有許多未解之謎,但是這些奇才們也確實具有非凡的認知能力,像是在《提姆.庫克》中有提到賈伯斯是個喜歡往現實既有產品外去做發想的人,他不會被現有的東西給侷限住,這也是他能二度將蘋果帶往巔峰之處的原因。
4.目標遠大:強烈的理想主義和對崇高目標的熱切關注,這種使命感深深影響了這些奇才們的行為,他們會將理想和價值觀置於當前現實利益之前,關注的是心目中理想的世界。同樣在《提姆.庫克》這本書(原諒我會不斷以這本作舉例,因為它和《奇才》是同時間閱讀的,所以印象最深刻)內,庫克本身是具有遠大理想的人,他身為蘋果的執行長,不僅在經營蘋果上展現極高的能耐,甚至施展他的理想,像是拔擢更多女性與少數族群、培養多元人才、甚至公開出櫃希望能協助世界對同志更加友善。
5.工作動力:重視努力工作的堅定信念是這本書內所有創新者的人生。在眾多奇才中,針對這一點內容談到的愛迪生最讓我記憶猶新,愛迪生樂於蒐集專利權,比起物質財富,他更想贏得專利。專利權讓他創作的發明具有實質證據,而愛迪生長時間在實驗室裡工作,足以表現出他疼愛妻子卻更喜愛他的工作。許多驚豔的創意都是來自於創造者對這份事物的熱愛與投入,只有具有強烈動力者,才有辦法花費長時間來促使該創意開花結果。
二、時機與資源的重要性
1.時機
在《矽谷天王彼得.提爾從0到1的致勝思考》中,彼得.提爾在史丹佛問學生:「科技始於什麼?」,並認為關鍵不在空間,在時間。說明了對創新者而言,重要的是天時地利固然重要,而時機是最重要的關鍵。
環境與時代對於創新者的重要性,可以延伸到過去中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因為鎖國,導致創新者無法發揮創意,國力衰弱,同樣時期的歐美國家卻因為開放且包容性,促使科技產物蓬勃發展,國力超越中國。每每想起這段歷史總是不甚唏噓。
上述是我閱讀時所延伸的範例,書內列舉居禮夫人生於一個女性接受正規教育極為罕見的背景之下,若不是她父母和周遭社會熱情與婦女教育,恐怕也會使社會失去一個像居禮夫人這樣的人才。
另外在世界受到技術或經濟衝擊而動盪不安,以及戰爭時期,通常會源源不絕湧現相應的創新事物與人才。前者就像個人電腦的興起和網路的發展促使創新活動異常活躍,後者雖是雙面刃,但戰爭卻能激發出某種急迫感和理想主義精神,引導個人追求更大的目標,從而刺激了創新的發展。
2.資源
當然時機很重要,但是要讓一個奇才誕生,如果沒有背後的資金和教育重要性,恐怕也無法培養出一個突破性創新人才。
本書內的創新人才其實都在一個運轉良好的經濟體中生活和工作,上頭有談到居禮夫人生於不重視女性的背景之下,可是她的父母和周遭社會卻協助她進行婦女教育,再加上她丈夫的支持,讓她成為唯一一位獲得二種不同科學諾貝爾獎的女性,這都歸功於資源的重要性。
創立特斯拉的馬斯克亦同,若沒有獲得龐大的資金來源,讓他們無須顧慮損失,恐怕也無法讓特斯拉撐到現在。
最後,在投資上也可以透過觀察企業的執行長是否具備上述這些特質,來判斷這間企業是否具有發展性,也當然要投資一間企業所依憑的遠遠不只這些,不過我想仍是一種思考及判斷的方式之一。另外如果你想要有所突破,或是想學習賈伯斯與馬斯克這種極具創造力的名人,不妨參考他們具備的特質,從中找到自己可以學習與觀摩的部分,改進自己的缺點,成就自己。
購書連結:奇才:揭開擁有非凡創造力的秘密
想更了解我,歡迎來我的粉絲專頁點個讚以及我的Instagram追蹤我的最新動態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願意支持我繼續分享好書,歡迎到圖片底下我的Like拍手(最多可以拍5下),你的支持是我繼續努力的最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