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手黨電影都會出現的毒梟與販毒集團,一直給人一種神祕的氛圍,甚至對很多讀者包括我,都有一種很遙遠的感覺,可是在閱讀這本書時,卻倏然對這些角色有一種很近的感覺,他們是貨真價實活在我們生活當中,儘管在距離我們很遙遠的中南美洲,但卻是確確實實活著。
這本書清楚的將毒梟如何操作販毒集團,甚至是毒品是怎麼從南美洲生產,經過中南美洲進入全世界最多吸毒人口的國家——美國的過程。
如果有在看美劇《絕命毒師》的讀者們就不能錯過這本結合現代經濟、探討販毒集團如何運作的好書。
我在這邊將書的內容分成兩大塊,也是我最想探討的兩個部分。
一、與現代企業運作方式相同的販毒集團
這是本書的最大重點,販毒集團並非我們所想像的只是單純的黑道、只會殺人、勒索、幹一堆不為人知的黑暗勾當,而是運作的宛如現代企業的規模,這邊或許很多人會很難想像,這裡舉例幾個我印象深刻的例子。
1.賄賂政府警政單位:就像一般企業,如果想要獲得特殊的販賣管道、爭取產品早點上市,有時候就會在政府單位內埋下眼線,或是賄賂相關的人員加速時程。販毒集團為了爭取美墨邊境的混亂城市(好將城市當作運毒的轉運站,從墨西哥將毒品運進美國),進而去收買當地的警政單位,使巡邏的警察對他們運毒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因此很多國際企業想將工廠移往海外國家時,通常會看所謂的〈經商環境報告〉、〈全球競爭力報告〉,從中評比是否有強大的國家機構(法院、警察和議會等),但是販毒集團看的剛好是顛倒的,他們要的是很腐敗的國家機構,越混亂的國家越是他們選擇製毒、運毒的地點。
2.做公關、維持公共關係:販毒集團也會給媒體資金,讓他們不去撰寫不利於販毒集團的新聞,就像許多企業會贊助國際媒體,試圖多幫他們寫點好話。也因此有些毒梟在當地甚至被寫成英雄似的存在,且他們很願意做善事,像是捐獻宗教團體、對當地餐廳的服務生施予豐沃的小費,將販毒集團的形象打造的清新無比。對販毒集團而言,民眾的觀感還是很重要的。
3.透過網路商城販售商品:現在世界上也有許多暗網是在販售毒品、武器,甚至有隱密的殺人合約等等,就像是見不得光的亞馬遜,販賣各式各樣無法公開販售的商品。這也打破了原本被販毒集團給鞏固的商機,因為吸毒者原本只能找固定的販毒者購買毒品,如今能上網購買毒品,本壟斷的毒品市場一下湧入眾多競爭者,吸毒者可以比價、自己尋找信賴且喜歡的賣家,而賣家則一改過去高高在上的態度,不得不親切對待買家。
二、政府打擊毒品產業的4大錯誤及反省
這邊作者從毒品產業的源頭(種植古柯鹼的農地),一路爬梳整個毒品產業的運作方式後,自己提出政府為什麼打擊毒品產業打了數十年,仍然成效不彰的原因。
1.拘泥於供應面:這十幾年來各國打擊供應面沒有效果,就應該將重點放在需求面,如果政府能減少吸毒人口,就能影響整個毒品產業。除了推行反毒政策,勸導民眾不要吸毒外,也可以替青少年提供更好的休閒設施、或是協助成癮者戒毒與康復等。
2.老想著先省錢,爾後卻付出代價:在這一點上,書內舉例監獄控管問題,當一個國家將重罪與輕罪(如只是運毒)的罪犯都關在一起,只會造成罪犯彼此影響,上那些僅犯輕罪的罪犯出獄後,開始幹起重罪。
3.販毒是全球產業,政府眼光卻只侷限於國內:某個國家積極打擊販毒,只會讓販毒集團移動到其他國家去繼續重操舊業,甚至因為爭奪地盤,造成鄰國變得更加混亂。
4.錯把禁止當控管:想讓販毒集團銷聲匿跡並保障民眾的安全,禁毒無法達成效果。光看各國每年花費如此大的資金在禁毒,卻一點效果都沒有就知道。把販毒集團納入法律規範內,比放任毒梟走私與販賣毒品更能有效控管毒品。
雖然我不太認同作者支持將毒品合法化的觀念,他認為建立能由政府控管的毒品產業,比起現在的毒品產業更能控制毒品的流向,甚至有更多優點。
像是一旦販毒只能偷偷摸摸進行,背後就會牽扯更多見不得人的黑暗事,例如販毒集團會剝削種植古柯鹼的農民、一旦集團內有人想金盆洗手就會被視為背叛而遭受嚴厲的懲罰、販毒集團為了爭取可以運毒的城市,在城市內彼此開戰進而波及一般無辜的老百姓們。
最後,這是一本很有趣的書,想一窺販毒集團內部運作的讀者們可以來看看,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僅能增長知識,還增添不少樂趣。例如:
1.暗網除了販售上述的內容外,還能買到合成的尿液,這是為了讓吸毒者在驗尿時可以過關使用,我個人是從未想過有這種市場。
2.因為政府更嚴厲打擊人口走私,對國家邊界巡邏的更頻繁,造就人口走私市場的導遊盛行,一來是走私變得不容易,想走私的人就更願意付錢請導遊,以確保安全。二來是更多人願意花錢,導遊他們就可以收更高的費用,進而促使這樣的職業賺頭更大。
購書連結:毒家企業:從創造品牌價值到優化客戶服務,毒梟如何經營販毒集團
想更了解我,歡迎來我的粉絲專頁點個讚以及我的Instagram追蹤我的最新動態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願意支持我繼續分享好書,歡迎到書封底下我的Like幫我拍手(最多可以拍5下),你的支持是我繼續努力的最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