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2022年的最後一個月,今年全球股市對投資人來說幾乎都是一種折磨,不只跌的久還跌得很深,但是相信2023年再差也不會比今年差。

這樣說完會不會明年又被打臉,當初也沒想到今年會跌得這麼慘,原先還以為只會是震盪盤而已,沒想到後來爆發俄烏戰爭這個對市場很致命的因素⋯⋯

美股

美國CPI如之前財經M平方的總經影響力論壇創辦人Rachel以及總經大神愛榭克所說,高點出現在Q3Q4開始滑落、Q1會顯著滑落(可再觀察12/13美國會公布最新一期的CPI是否符合這樣的說法)

CPI中的房租一項會落後房價一段時間發酵,因此預期會到明年Q1開始放緩,到時候也呼應CPI大幅滑落的預測,因此當通膨在明年Q1顯著滑落後,聯準會也可能會在那時候決定升息終點(4.75%5%)

11月美股財報季開出來的財報結果也沒有Q2預期的悲觀,對經濟前景明年可能衰退的可能性也下降,預期跟通膨一樣將在明年Q1落底

 

台股

從今年開始製造業進入下行週期,讓以外銷為主的台灣難免受到衝擊,當時也很多投資的KOL在宣導要避開消費性電子產品(像是手機、筆電等)。不過隨著庫存調整逐漸進入末期,不同產業也開始有不同的復甦時間,參考定錨產業筆記的說法目前庫存調整狀況比較好的有手機和顯示卡,可以從這兩個產業尋找有機會的標的。

從庫存調整進入末期,製造業應該會於明年落底,再加上國內內需產業復甦給予經濟支撐,都將會成為之後經濟成長的動能。

 

歐股、中國及日本

上個月就有提到歐洲經濟開始出現衰退,到這個月依舊不樂觀,而市場預期歐洲的通膨滑落時間會比美國還要晚2-3個季度,經濟落底的時間也會同樣較晚。

中國經濟則是從去年開始就一直很疲弱,尤其打房後造成房市的低迷、同樣受製造業下行週期影響以及疫情不願解封讓內需難以支撐,所以中國決定在12月再次降準釋出資金,就是希望刺激經濟(但上述這些問題沒有解決應該很難,尤其最近又爆發白紙革命,中國的態度仍不願意真正解封就……無解)

日本受惠於持續採寬鬆的貨幣政策,再加上解封讓服務業得以復甦,所以是目前經濟狀況相比上述幾個國家還要好的先進國家。

 

因為是今年最後一個月,所以不知不覺竟然也寫了這麼多內容,有趣的是很多美國券商對明年的預測是S&P500還是會處在現在的4000-5000的位階,相較於上面的預測更為悲觀。

不過本來行情就是有各種看法,畢竟沒有人能百分之百確定未來會是如何,就看每個投資人心裡那個判斷的準則在哪裡,並且在發現判斷不正確時去反思自己是不是有哪裡思考錯誤進行修正,這樣才能在投資這條路上走得又長又遠。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總經筆記 總體經濟 投資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悅陽 的頭像
    悅陽

    悅陽的財經閱讀筆記

    悅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