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是永不過時的商業趨勢。」-Scott Fearon

許多交易者總是會認為針對失敗的企業放空是罪大惡極的事情,但是了解所謂放空的涵意者,反而會理解放空是讓市場中更強大、更有效率的事情。

放空並非只是看到某公司股票漲到了新高,看它不爽就將它放空,然後大多數以這種方式判斷放空標準的投資人就會被尬到虧大錢。

這本書名為失敗學,簡單扼要就是談及所謂一間公司失敗會有什麼先兆,並以作者過去拜訪的上千間家公司中,挑選幾間實例來分析。

整本書簡單易讀,卻能道盡商業中企業失敗的原因,進而使有意想進行放空的投資人有個規則可以依循。

 

作者身為避險基金經理人也經放空過超過200家後來破產的公司(若是放空的企業最終破產,就不需要再回補股票,這也是作者的策略)

儘管狀況不同,但它們會失敗,都是由於領導人犯下一個或多個作者辨識出來的6種常見錯誤:

1.他們只從最近的經驗學習。

2.他們過度依賴成功的公式。

3.他們錯誤解讀或疏遠顧客。

4.他們被某種狂熱所害。

5.他們無法順應產業的結構改變。

6.他們在實體或情感上與公司經營疏遠。

整本書會分別描述這六個致命的商業過失,同上所說搭配實際破產的企業例子,並明確指出這間企業發生了什麼錯誤。

像是第1章《歷史短視症》說明所有人總是強調從歷史中學習的重要性,但是大多數的人只在一定程度上聽取這個建言,因此他們回顧的時間幾乎不夠久,只侷限在過去幾年,或是10年到20年的歷史。而這可能就是致命的錯誤。(例子如全球海事這樣曾經大型又成功的公司最終卻破產)

 

除去上述的商業失敗原因,在第8章《什麼都沒做就先虧錢》這章,作者轉而談及到華爾街的基金經理人是如何在乎自己財富勝過投資人,再三勸告投資人不應該將自己的財富投入到那些避險基金之中,最終只會發現自己什麼都沒做卻先虧錢的事實。

因為基金經理人會以許多詐欺方式,例如贖回分配與搶先交易等方法來使投資人蒙受虧錢的風險。

當然作者自己也因此嘗到苦果過,因此更是希望投資人不要犯下如此錯誤。

 

最後,上述內容只是簡單擷取書內的部分內容,以幫助讀者們可以了解這本書是如何進行及描述,若有興趣者可以去買來看看,相信會獲益良多。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來我的粉絲專頁點個讚以及我的Instagram追蹤我的最新動態 

undefined

arrow
arrow

    悅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