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年前參加過的一場簡單講座,因為是YouTube創辦人的名號,因此特地抽空去聽,在這邊簡單整理自己聽完讓我有所反思的重點。

undefined

                        圖片來源:自由時報

一、選Google不選Yahoo-企業文化的重要

當初陳士駿創辦的YouTube有兩家企業想收購,其中一家就是現在擁有YouTubeGoogle,另一家是那時規模比Google大的Yahoo

很多人在當時的情況下,應該會選擇規模較大的Yahoo,畢竟我們會有一種迷思「身為產業龍頭的Yahoo應該能給YouTube更多資源,讓YouTube發展更好吧?」

但是陳士駿只花了一天就選擇規模較小的Google,原因是什麼?

陳士駿在講座中公布這個答案:因為他比較喜歡Google的文化。

 

這讓我想到所謂的企業文化,當一間企業是以人為本的文化,那員工在那邊上班就會比較快樂,自然也更願意奉獻。若是以營利為取向,甚至內部競爭嚴重、壓抑員工發展,這樣的企業文化就算每年營收是全國之冠,恐怕也留不住所謂的人才。

這裡想要延伸鱸魚的這篇文章(別跟我稱兄道弟,我們不是一家人 : 瘋狂的 Netflix),Netflix提供高額(更勝過Google)的薪資,但內部高壓文化卻讓人才根本待不住,可見就算提供高福利、高薪資,也很難網羅人心,甚至失去更多人才。

相反於Google給人的企業文化就是以員工為主,願意讓員工自由發展,這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選擇投靠,進而使這樣的企業越發強大。

回到GoogleYahoo,現在兩者地位翻轉,是否也跟內部的企業文化有關,我無從得知,但是一個優良且長久的企業,不將人當農場的牲畜一樣高壓管理的內部文化絕對很重要。

延伸自己寫過一篇心得談到新創公司HubSpot在上市前,內部對待員工的方式也很不合理,有興趣者可以來看看:【商業】矽谷新創公司歷險記:獨角獸與牠的產地

 

二、新創企業資本小,怎麼留住人才-求職的選擇

講座後端有Q&A的階段,當時有人向陳士駿發問有關新創公司在創業初期,因為資本小、現金的使用上比較緊繃,自然無法給人才較高的薪水,這樣該怎麼留住人才。

陳士駿認為既然公司很新且無法提供高薪,那可以利用股份替代部分薪水來招募員工。

大企業與新創公司各有優缺點。

大企業的優點:新鮮人的薪水較高、職涯較穩定。

新創公司的優點:若公司茁壯,加薪幅度高且股票獲利驚人、自由度較高、入門門檻較低等。

但缺點也顯而易見,大企業難以升官(上面的位子都卡了很多人)、薪水加薪幅度有所限制等缺點。

新創公司則是若企業營運不如預期恐會倒閉、花費的時間及精力都化為一場空等等。

大企業和新創公司各有優劣,要怎麼選擇完全考驗個人的智慧及需求,年輕人有時間及體力或許能前往新創公司一搏,累積資歷及能力後再轉換跑道也不失為一個選擇。

當然那些員工願意加入新創公司就是會承擔這種低薪資且恐會倒閉的高風險,這也是創辦人需要自己評估的地方,究竟該怎麼拿捏給予員工的薪水,才能吸引到足夠能力的人才加入,又不至於使自己的公司陷入營運困境,都很考驗創辦人的智慧。

 

三、創業前的選擇-先歷練

陳士駿在創辦YouTube前曾在paypal任職,當時他是paypal初期的員工之一,卻毅然決然的離職去創業,這勇氣很值得敬佩外,他其實也作足了準備。

很多人都會有創業就該立刻去作、不要怕失敗和風險的心態,當然,這種心態很重要,可是陳士駿也在講座中提醒到,他在離職創業前是有做足準備,像是有一定的存款(記得是600萬,但不確定這個數字對不對,若有誤歡迎留言告知提醒我改正),並做好創業失敗就回來工作的心理準備。

因為陳士駿有一定的能耐,再加上他有所退路,所以他可以不要想太多的選擇離職創業。

他不斷在途中強調自己在paypal的經歷對他後來的創業影響甚大,我個人解讀先去大公司工作再出來創業,一來是這樣可以讓對你未來創業的內容有所了解,也能透過大公司的工作歷練來幫自己的創業內容加分,會比一畢業就直接創業來得好。

透過以下兩篇文章,可以得知我國的創業成功率並不高,這也不意外為什麼很多長輩都不太鼓勵年輕學子一開始就選擇創業,當然失敗為成功之母,誰沒有失敗過,但比起直接創業,我較認同擁有相關經歷後再創業會穩當的多。

能撐過前五年的新創公司只有1%—談創業家的七種死法

根據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創業諮詢服務中心統計,一般民眾創業,一年內就倒閉的機率高達90%,而存活下來的10%中,又有90%會在五年內倒閉。也就是說,能撐過前五年的創業家,只有1%,前五年陣亡率高達 99%。

創業真的不簡單!超過一半四年就收攤

統計處研究指出,20年前設立的大小公司行號,只剩下4成1還在營業中,亦即民國88年設立的公司行號到現在已經倒了將近6成,存活下來的企業,絕大多數都是有規模的企業。

 

最後,陳士駿已經從矽谷回來台灣,尋找我國的投資機會,他曾提到看到我國網路付費還不夠普及,我觀察自己周遭的長輩對於電子支付系統仍是很排斥,就連年輕人喜歡看小說的網路平台,也是中國那邊比較盛行網路訂閱制度,可見在這些區塊我國都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來我的粉絲專頁點個讚以及我的Instagram追蹤我的最新動態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悅陽 的頭像
    悅陽

    悅陽的財經閱讀筆記

    悅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