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朋友或同事提到我是佛教徒時,對方都會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嘴上還會說出:「你完全看不出來!」此時就不禁讓我心想,現在大家對佛教徒的偏見有多重啊?

雖說我是佛教徒,但也不是很資深且專業的佛教徒,只是剛入佛教沒幾年的小菜鳥,過去我曾上了3年的佛學課(一次就3年,分為初級、中級與高級),但大多數都忘光了。只記得上課時很喜歡佛學的內容,因此開始決定成為佛教徒。

原本我也對佛教充滿不少偏見,甚至會覺得這是不是只有年長的人才會信仰的宗教(畢竟比起來,信仰天主教、基督教的年輕朋友更多),所以也不太敢直接說自己是佛教徒,直到今年決心大方承認,才發現不少人也跟我當初一樣,對這個宗教有不少偏見。

事實上現在的佛教徒非常多,許多知名的好萊塢藝人就曾提過自己是相信密宗,誠品創辦人的太太也是相信藏傳佛教,這裡推薦各位去看《之間》這本書,裡面有談到相關的事情。

仔細一看會發現身邊其實有不少佛教徒,但還是很多人對於佛教有很多迷思跟誤解,因此我決定寫一篇簡單的文章來破解這些迷思。

佛教與道教並不同

這應該是我們大多數人最會搞混的,畢竟我國寺廟很容易將佛教與道教的神祉放在一起祭拜,且兩者都有共通的神祉,像是道教中的關公,在佛教中被稱為伽藍菩薩。導致我國有不少佛道兩者混為一體的信徒。

但兩者其實有很多不同,這邊簡單舉例幾個不同之處供各位參考;

1.建築外觀:寺廟與佛寺外觀並不相同。這就不需要再多做解釋了。

2.經典:佛教以釋迦牟尼佛所覺悟的人生哲理為主,講述該怎麼修行、解脫、成佛的方法。道教則是包含了各種道法,像是符咒治病、修練氣功等。

3.膜拜方式:佛教不需要拿香、燒經紙,只需要合掌或頂禮以拜即可。道教會持香、燒經紙、擲筊等。

道教的寺廟↓以高雄關帝廟為例。

高雄關帝廟(武廟)01.jpg

佛教的建築外觀↓以法鼓山為例。

佛教具備強大的包容性

這點也是我成為佛教徒最欣賞的一點,基本上佛教並不會排斥其他宗教,並能接受你去接觸、研究、探討其他宗教的內容,多方參考並學習。

另外不同於其他宗教,佛教的教義認為人人皆可成佛,也就是有朝一日,你可以透過修練自己的心境,成為與釋迦摩尼佛一樣的覺悟者,且佛教本身是不希望佛教徒將佛陀或是任何人視為崇高的偶像,而是要以自身為主,不迷信。

至於其他宗教有些會將神祉視作如偶像般的敬仰,且會讓信徒對其具有心靈寄託。

 

佛教是參透人生的哲理

佛教教義如上述所說,是希望能透過修練自身的心境,成為覺悟者。

背後涵義在我認知上,比較偏向如何放寬心看待世間人世間的萬物萬事,尤其在你身處不如意之時,怎麼樣保持開闊的心來面對這些不順遂,是很重要的事情

當然也會有讀者認為這就是單純轉念,對事情是沒有幫助的,不過其實佛教的經文裡面有很多哲理值得探索的,並不單純要你轉念,畢竟每個人都知道遇到挫折時應該轉念,可是實際上能做到的人卻是少之又少,所以佛教其實也在教導著我們面對人生的智慧課題。

 

佛教其實也會有所求

許多人的迷思會認為佛教就是要無所求、無欲無求,但身為人誰又真的能無所求呢?若真能達成無欲無求的境地,那應該也不會輪迴到人世間了吧!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一來希望能衣食無虞、二來祈求身體健康,光是單能達成這兩者就不知道能羨煞多少人了,更何況去追求所謂的無欲無求。

當然我自己也是會有所求的,佛教一直希望能修練自己的心境,但是要做到能修練到無欲無求,可說是非常難,我們修練一方面也是為了有一天脫離這個世代輪迴,不用再繼續輪迴到下一世,而是能與佛一樣成為覺悟者。這其實也是某種所求吧!

因此有所求又有什麼關係呢?如果求財、求身體健康、求得官位,都是透過正當的手段得到,期望自己的付出能得到結果,是很正常事情。

不過在有所求的同時,我也會不斷反問自己,為什麼要求這個,例如希望能賺到錢時,就會反問自己為什麼想要求財?因為希望能讓家人不要這麼辛苦,那要多少財才能達成這個目標,有需要一直不斷不斷的要求更多嗎?求財是為了什麼?為了希望能幫助其他人,那現在我身體健康、經濟無虞不能幫助他人嗎?透過這樣的反思來內省自己到底需要什麼,並思考出其實現在就可以去幫助他人,不用等什麼發大財才可以(所以我去當了志工)

在有所求的同時,也能內省尋找自己內心真正的渴望,並透過反思得到平靜,且同時利用所求來幫助他人,也是一種正向的循環。

(佛陀也明白世人都會有所求,故也有不同經典會帶來不同功德力之說,金剛經求升官、藥師經求健康等,在佛經內其實佛陀很歡迎還無法放下罣礙的人們一同加入佛教,慢慢修身養息,將心性緩緩定下來,而不是一下子就要求你放下世俗的一切、無欲無求就地成佛)

當然最重要的是你心要正,當你求得你所想要的權力地位,保持一個正的心,造福更多人,更是莫大的力量。

 

經文內其實都是故事

當我說到我是佛教徒,每天會花一點時間念經時,身邊的親友更是驚訝到不行,但事實上經文並沒有各位想的那麼困難又無聊。

經本裡讀誦的其實都是釋迦摩尼佛說法的故事,也就是故事分享。

以我最近在念的《地藏經》為例,裡面有一段落就很有趣,在談述一個母親過世的女兒,想要尋求自己母親的靈魂會到何處,因為她的誠心感動了覺華定自在王佛,於一夜被帶入地獄,並從中得知地獄真實存在的故事。

讀到後來,那名女兒因為親眼見識到地獄的苦難,因而發心要渡世間一切眾生脫離苦難,而她就是後來的地藏王菩薩。

諸如此類的故事,讀起來非但不枯燥,反而很有趣。讓我們不會無趣的讀我們未來該怎麼做,而是透過故事來讓你一邊修身養息,去理解佛經裡面的故事同時,也能感覺到樂趣。

 

最後,或許很多人因為一些團體的醜聞而對佛教有所偏見,但事實上真正的正向佛教仍是有許多,他們歡迎不懂佛法的人去聽聽他們的說法,也不會強求你一定要捐錢給他們,或是要去那邊做志工等,他們不會做任何勉強你的事情。我上的佛學課師父就是如此,甚至提醒我們如果哪天她要我們只能信她、要我們供養她,那千萬不要相信。

最主要的是正道的佛教希望你對這個世界有不同的認知,幫助你以更開拓的心來看待世間發生的一切,而不會因為糾結在某一件事情上無法成長,更期許我們都能成為更好的人。

其實不論是什麼樣的宗教,只要是能讓你成為更好的人,並不是外在物質條件更好,而是能讓內心豐足、心境更穩定等,就是一個好宗教。

另外我很推薦法鼓山這座道場,那邊很適合原本對佛教沒興趣,但又想嘗試看看的讀者們去晃晃,感受一下當中的氣氛,或許會讓你對佛教又有更不同的感觸。

其實佛教是很浩瀚的,我對這門宗教還有諸多不懂之處,身為佛教徒的資歷也很淺,如果有對這方面更了解的人,或是上述有描述錯誤的地方,也歡迎指證,未來也希望我能對其佛法有更多了解及參悟。

 

想更了解我,歡迎來我的粉絲專頁點個讚以及我的Instagram追蹤我的最新動態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願意支持我繼續分享好文,歡迎到底下我的Like幫我拍手(最多可以拍5),你的支持是我繼續努力的最大動力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生活觀察 佛教
    全站熱搜

    悅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