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是算利教官推薦的書,他推薦的好幾本書(大會計師教你從財報數字看懂經營本質》、《財星500大企業稽核師的舞弊現形課)都有符合我的口味,因此當看到他在群組說這本書值得一看時,隔天立刻就衝去書局了(閱讀不能輸人)

過去我們時常看到一些其他國家的未來趨勢書,像是來自日本的《2030工作地圖》和《未來的賺錢方式》、韓國的《2030世界未來報告書(心得在此),以及近期出版的歐美商業書《華頓商學院趨勢剖析:2030世界變局》,但我們很少能真正看到分析我們國家的未來趨勢書,對於這點我覺得非常可惜。

可是現在終於有一本啦!屬於我國分析未來趨勢的商業書。書內從過往的趨勢一路往未來延伸,其中「少子化造成的人口負成長」是影響我國政策與未來發展最重要的因素,隨著這個事態的發展,未來會造成幾個結果。

本書從1955年的戰後嬰兒潮開始,一路列舉幾個重要的事件時間表,到2060年將我國這段時間的未來描述出一個輪廓來。而本文就簡單列舉幾個當中的時間點,若覺得有興趣者可以再去將這本書找來看看。

2022年勞工退休年齡達60

隨著我們年紀增長,退休年齡也往後延,在這種情況下你的退休金準備好了嗎?政府的勞退機制幾乎已經失能,對現在230歲的年輕人而言,破產看來是難以避免的事情了,與其期望政府能給予你退休金,還不如靠自己。至少我是這麼想的,所以我們未來的投資理財規劃就更顯重要。

除了退休年紀不能再設定在55歲,需要延後外,更別提在長壽的情況下,就算延後到65歲退休,之後可能還有2030年的時間要過活,這段時間的花費更需要審慎的安排使用,這也突顯出在長壽的前提下,不怕老死,就怕老來沒錢啊。

因此關於未來退休的理財規劃,絕對要提前準備因應,規劃副業和投資理財會是我們這一輩極重要的課題。

 

2026年大學消失三分之一

大學現在已經成為政府機關的燙手山芋,我記得幾年前我大學畢業那年,就在吵著我大學要與其他國立大學合併,甚至在新聞上看到許多私立大學招收不到學生。

當年擴大大學設立的錯誤政策,促使現在學校一間一間的收,能合併的就合併,除了是政府的眼界看得不夠遠外,也有學校為了升格而系所開過多的窘境。

再幾年後,學校收下來的速度恐會更快,不只影響高教產業的從業人員(教授缺越來越少),學校建地也會成為問題。

在這邊書內提了一個很有趣的主意,也是其他國家做過的事情,就是將空置校舍改建安養中心,減少少子化帶來的衝擊(學生變少),也能增加高齡化社會所帶來的影響(老年人口不斷攀升)

 

2030年房地產崩盤

隨著書內談到的2025年大坪數換屋潮結束,來自於少子化及現在不同於過去,沒有什麼大家庭大家要住在一起的觀念,居住的房子就不需要這麼大,轉而變成2房到3房,適合小家庭居住的小坪數。

之後5年,房地產也面臨崩盤的危機,使用出生人口作為分析基礎,會發現2019年年均36萬人屬購屋主力,但到了2030年只剩下30萬人、2037年則是25萬人,2044年甚至降為20萬人。

如果再加上繼承開始集中化,購屋需求恐會再下降,對台灣而言,人口老化速度之快,對於許多蛋白區的小鎮將會面臨到極大的人口空洞挑戰。但為都市集中化的原因,人口會往資源較好的都市集中,像是嘉義、雲林會往台南及台中過去,促使都市蛋黃區人口增加,需求不跌反升。

這些分析下,如果要買房應該要避開以下標的:鄉村房地產、4樓以上公寓、學區差的學生套房、大坪數。

雖說都市房地產有機會反升(看看這幾年),不過並不知道10年後,房地產是否還能往上升,所以還是減少投資房地產會比較妥當。

 

最後,這本書針對過往的資料分析出未來可能的趨勢走向,對於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我們而言,是很重要的參考,不論你有沒有從事投資,在工作上就有可能會受到影響,像是你的工作產業會不會違反未來趨勢走向,明明少子化學校一間一間的關,擔任受聘講師的你會不會受到波及而需要即早因應轉職,或是提到因為人口老年化的關係,用電量反而會減少、稅收減少的話,許多大眾運輸工具的維護保養又該從哪裡找錢來,現在一味要求各個地方都要有捷運是正確的嗎?是否應該先做審慎的評估等,都是閱讀這本書可以得到的啟發。

回到日本這個早我們數年進入少子化衝擊的國家,可以想見他們是我國未來的模樣,單看日本現在的樣子,應該就能給予我們一些警世,只是可惜政府似乎還沒有意識到這嚴重性,又或者是意識到了,卻無力阻止……

購書連結:圖解透視未來:給新世代的投資趨勢說明書

想更了解我,歡迎來我的粉絲專頁點個讚以及我的Instagram追蹤我的最新動態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願意支持我繼續分享好書,歡迎到書封底下我的Like幫我拍手(最多可以拍5),你的支持是我繼續努力的最大動力 

undefined

arrow
arrow

    悅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