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陷入多深的泥淖,就算全世界沒人了解你,所有人都與你為敵,你都要支持你自己。在我過去的人生裡,最痛苦的不是沒人理解我,也不是遭受霸凌,而是我討厭我自己。」
當初特意選在了同志大遊行(10.30)那天來閱讀這本書,因為自己無法前往,但還是希望能夠持續注意著這個議題,儘管我國是亞洲第一個同志婚姻合法化的國家,可是從當年的公投結果以及周遭長輩的反應,還是能感覺到仍有許多人對同性伴侶抱持著許多不了解。
這是讓我覺得很可惜的事情,因為我不認為同性伴侶做錯任何事情,如果只是因為愛上一個誰就成為他人攻擊傷害的對象,那是很莫名其妙又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事情。
這本書的作者(之後簡稱小七)生在比我國更封閉壓抑的日本,因此自小開始所受到的傷害及自我懷疑絕對都是普通孩子的數倍。
本文會暴雷,若介意者請不要往下滑,謝謝合作!
學校教育對同性戀的不了解
年幼還不懂得世界上有各式各樣的人,促使他在小學開始就被稱作人妖,只因為他的走路姿勢、說話方式等等給人的感覺與印象,可怕的是那個年代的老師也不懂得處理這種事情。
一個老師竟然在公開課堂上將小七叫到講台前面,問全班同學:「各位覺得七崎同學是人妖嗎?」看到這裡我都想要寫信去抗議這個老師的教育方式了,這種公開處刑的方式,會給年紀還小的孩子烙印下多深的傷害啊!
當然小七也因此知道自己並不是個「正常的男孩子」,因為如果真的是個「正常的男孩子」那又何必特地將他帶到講台前面來問,「各位覺得七崎同學是人妖嗎?」
另一個外表談吐都很受家長喜歡的男老師更讓人感到不可思議,他在聽到同學叫小七人妖時,竟然對小七說:「七崎同學,你……是不是在裝可愛啊?像女生那樣裝可愛?」、「老師覺得七崎同學太會裝了,看起來真的很像人妖,所以老師可以理解剛剛那位同學的心情。若是照這樣下去長大成人,可就糟糕了喔!你長大要是還像現在這樣,你會很痛苦喔!」
包庇加害人跟著檢討被害者的這種行為,居然發生在老師身上,真的讓人很難接受。看完這一章的我,真心希望我國教育制度已經沒有這樣的老師,就算有,也能有一個能汰換掉這樣老師的機制,不要讓更多沒有長在這個社會枷鎖中的孩子受到傷害。
同性戀情與異性戀情的相似與不同之處
小七身為同性戀者,在戀愛這條路自然會比異性戀困難許多,從國中暗戀的對象開始,到高中的暗戀對象,都只把他當作朋友,並在他面前交了女友,面對他吃醋、鬧脾氣,還以為他只是因為朋友被搶走不甘心,甚至要他也去交個女友,這讓他有再多苦水也說不出來。
到離家後上大學開始,他懂得在網路上找到與他相同的人們的社交網絡,並開始參與聯誼,陸續交到幾個男友,當然同性伴侶的戀情時常走得坎坷,像是另一半的親友並不能接受他是同性戀,導致他也開始自我懷疑,自己是不是不應該跟另一名同性戀在一起會比較好。又或者只因為同性伴侶的身分就被貼上許多各式各樣的異樣標籤。
同時我也看到了小七的遭遇中,也有一些異性戀會遭遇到的困境,像是不被另一半的家人給接受外,還有遇到恐怖情人(小七的某一任男友就會偷看小七的車票卡,看他在哪一站下車、並故意說自己這天不回家,其實躲在家裡偷看他有沒有帶男人回家等),或是小七一心以為會確立關係的曖昧對象,最後卻選擇了比他年紀小很多的對象,就算是同性戀中,年紀也會成為一個坎等等,不分同性或異性都會面臨的感情問題。
最後,這本書我覺得最讓人感到難受的是,從小七小時候開始就遇到老師的傷害,直到長大後不斷不斷的遇到不適合自己的伴侶,這對嚮往結婚的小七而言,又是一道道難關。
但小七在最後仍是勇敢的走過去,或許曾經中途迷失了自己,但他都知道什麼模樣才是真正的他,他走在一條就是他的道路上,不會因為他人的冷言冷語、冷嘲熱諷或不了解而迷失,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當我們年紀還小時,會因為他人的話語而受到傷害,最嚴重的是因此迷失自己,不知道自己要怎樣才快樂、成為了不像是原本自己的模樣,所以小七能秉持初衷,最後遇上真的適合他的伴侶,一方面是他不曾真正迷失,另一方面或許就是因為他身邊有願意接受他包容他的好友群,讓他能有一個抒發的出口。
希望在閱讀過這本書後,不論有沒有身處在像是小七那樣的霸凌與挫折之中,都能給所有面對困難、低潮、難受之時的讀者們,一個堅持下去的力量。
我想這也是這本書所想傳達的理念,並不只分享給與他相同、總是在自我懷疑的同性戀者,也給所有可能會遭遇困境的我們一點力量。
購書連結:在我遇到老公之前
想更了解我,歡迎來我的粉絲專頁點個讚以及我的Instagram追蹤我的最新動態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願意支持我繼續分享好書,歡迎到書封底下我的Like幫我拍手(最多可以拍5下),你的支持是我繼續努力的最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