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我的購物車選股法,年賺30%》的作者許凱迪的下一本書。
因為看過這位作者的上一本書,所以對他所談及的生活投資學印象很好,故也繼續閱讀他的這一本書。
生活投資學顧名思義就是從我們的生活之中找到你認識的好公司,進而投資。這就是專屬於散戶的投資主場。
以這樣的概念來選股,不需看解盤與分析個股的財經節目,不需懂得太多產業專業知識,也能得到好績效。
買股票就是要選擇自己所熟悉的公司,就像巴菲特所說的,要固守在自己能力圈內,不要輕易去碰自己能力圈外的公司。
像是巴菲特所投資的可口可樂、時思糖果、卡夫亨氏都是在生活消費股的範疇內,股神也透過這種選股邏輯,獲得長期驚人的報酬。
另一方面從生活中選擇消費股的原因,與抗通膨有關。
投資除了想要增加財富外,另一個優點就是想要抗通膨(不然單就存錢,可以存定存就好,但是因為定存的利率實在是太低,甚至根本都被通膨給吃掉,有存與沒存根本一樣)。
而民生物價節節攀升,3C產品的價格卻是直直落。
便當一路從50元狂漲到現在8、90元,可是筆記型電腦卻從4、5萬一路跌價到現在2萬元就能買到遠比過去4萬元規格還要更好的筆電。
所以投資上,務必要投資能靠通膨賺錢的公司(像是統一、聯華食、大統益、統一超及中華食)。
這種產品通常有以下特色:
1.符合民生基本需求與習慣、提供食衣住行育樂相關的龍頭公司(ex:味王、山隆)
2.產品需要更換耗材或保養,所謂買車容易養車難(ex:花仙子)
3.轉換成本,要跳槽前必須考量三天三夜的產品或服務(ex:崇友)
除了上述三點外,還要注意的是,長期投資的重點不僅是長期持有,公司的長期獲利性更為重要,而持續性正是影響持久獲利的最關鍵因素。
除了上面節錄的部分外,投資上還需要特別注意財務數字,單就自己使用上的便利,並不足夠構成真正投資這家公司最大的利基,還是要關注它財報上的相關數字,才能做到全方位的研析。
其中三率最為重要,三率分別為:毛利率、營業利益率、稅前淨利率。
書內對此有更詳盡的解說與範例,在此就不破梗提出了。
整本書除了對生活投資學的概念有明確的解析,也分析了許多生活投資概念股,使人在研讀上輕鬆許多,就算是對投資較無概念的讀者,相信也能得心應手。
最後,祝福各位讀者都能投資順利。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來我的粉絲專頁點個讚以及我的Instagram追蹤我的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