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是台積電前財務高階主管,因此本身就兼具業界的經驗及自身的財務知識,讓書的用字遣詞非常淺顯易懂。

原先我以為這是一本普通的財報教學書,沒想到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內容並不是教導枯燥乏味的財報教學,而是將會在財報上呈現的商業觀念講解的非常清楚又簡單,就算沒有財報底的讀者在閱讀上也能了解其背後的商業思維。

在這本書之前,我也上過財報課、看了幾本財報書,儘管有財報底,每次看到有新的財報書出版,仍是會忍不住找來翻翻看,看能不能找到什麼有趣的新觀點。

只是這些財報書時常都是以公式為主,會告訴你公式背後的理論,但是過多的公式以及不是很粗淺的概念解說,會讓我身邊許多學習財報的新手親友覺得困難很多,這也是為什麼財報比起技術線型及籌碼,更難入門。

為了讓讀者理解這本書是什麼樣的財報書,決定挑我拿到這本書後第一個翻的章節,也是我給它很高評價的原因,以及另一個算是徹底解開我迷思的章節來分享。

沒有利潤的生意可以做嗎?

這應該也是很多讀者的問題,有些生意沒有利潤能不能做,我第一個想法就是可以。主要是我想到的是很多企業在一開始為了搶市占率都會瘋狂補貼,像是Uber eatfoodpanda,也因此造就沉重的財務負擔。

在補貼階段或許會沒有利潤,但這樣的生意就是吃虧嗎?長遠來看也不一定。

至於書內針對這個問題,先談了3個例子:

1.生產設備和原材料及人力都還沒投入:這是現金成本,如果這個賣價不能高過現金成本(假設做一個杯子100元,賣價就要高於100),就不會做這筆生意。

2. 生產設備已經採買,原材料及人力還沒有投入:生產設備已經是非現金成本,如果要生產一個產品要再額外投入70元,那麼賣價就必須高於70元。

3.商品已經完成:因為成本都已經投入,所以所有成本都轉化為存貨成本,這種情況下,任何賣價都能帶給企業淨現金流入,也就是任何賣價都可以,只要能換錢就好。(我們常看到出版社會有回頭書展,就是為了將這些已經成形的書變現的一種方法)

從上面這三個例子可以得知,沒有利潤但是有淨現金流入的情況,一般有三種:1.過季清倉商品2.導流引流商品(這個商品本身的目的不是為了賺錢,而是要吸引客人,這也讓我想到雙十一MoMo的圖書折扣戰本意)3.景氣循環過冬(遇到市場低迷、產業景氣循環冬天的狀況)

 

同樣收入,為什麼企業比個人賺錢?

應該很多讀者與我相同,最近發現很多創作者在成立公司,尤其知名的Youtuber更是都一一成立公司或工作室,為的是合法節稅這道理其實大家都懂,但是到底怎麼樣稅會比較少呢?原因有二:

1.稅率不同:以我國來說,個人所得稅率最高是40%,但是公司最高是20%,光這2者就差距極大。

2.順序不同:若將費用加入所得稅的計算當中,計算的順序不同。個人:收入-所得稅(收入*稅率)-費用。公司:收入-費用-所得稅({收入-費用}*稅率)

如果是以實際案例計算,同樣收入100萬及稅率20%,費用80萬來算:

個人100-(100*20)-80=0

公司100-80-(100-80)*20%=16

明明一樣的收入、稅率及費用,卻能因為計算方式不同,反而讓公司多了16萬的淨利,可見開公司比個人還要能合法節稅,這也是為什麼如果我們是一人工作者,可以藉由成立公司來降低應繳的稅賦。

 

最後,真心覺得如果是有心想要創業,或是非商學院出身、沒有商科底子卻想了解企業背後財務運作的讀者們,都一定要將這本書找來看看,不到300頁的書卻讓人收穫良多。

購書連結:好懂秒懂的財務思維課:文理系看得懂、商學系終於通,生存賺錢一定要懂的24堂財務基礎

想更了解我,歡迎來我的粉絲專頁點個讚以及我的Instagram追蹤我的最新動態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願意支持我繼續分享好書,歡迎到書封底下我的Like幫我拍手(最多可以拍5),你的支持是我繼續努力的最大動力 

undefined

arrow
arrow

    悅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