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霸凌議題在近幾年因為戲劇與小說,以及青少年意識抬頭,造成比較多討論。尤其幾年前的知名美劇《漢娜的遺言》更是將相關的霸凌話題搬到檯面。

之前我看的《我的孩子是兇手:一個母親的自白(我的心得)其實也和校園霸凌有關係,緊接著的這本《帶著校園霸凌記憶》(簡稱)來自於一個Youtube節目的一系列影片「曾經是邊緣人的大人們」,因為造成極大的回響,而製作而成的訪談集。

書內找了5名女生與5名男生做訪談,他們10人都曾經遭受過校園霸凌,看著他們出面將自己慘痛的過去說出來,讓原本只是旁觀者跟加害者的人們理解這樣的行為對他們造成多大的傷害與影響,又或者能讓現在深陷在校園霸凌之中的人知道,他們曾經發生過的事情,讓那些孩子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都算是達成了他們為此鼓起勇氣出面的良好結果。

而我對於他們的勇氣深感佩服,要說出一個曾造成自己內心極大傷痛的事件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

透過他們的訪談內容,能發現他們直到現在仍很痛恨當初霸凌他們的人,也將當時被欺凌的畫面記得清清楚楚,甚至包括一旁冷眼旁觀的旁觀者與將這一切視若無睹的老師。

在看這本書時,能感覺到這些遭受傷害的訪談對象內心的痛苦及當下的絕望,就算事過境遷,這些傷害也不會過去,他們有不少人再次遇到當初的加害者,仍是會感到恐懼,明明自己已經改變(長高、變壯等),卻還是無法擺脫內心的陰影。

這就是霸凌對這些受害者所造成的影響。

 

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幾個部分,或許也讓我有所反思有關。

1.老師漠視所造成的影響:許多校園霸凌其實都是在老師明知道卻假裝不知道的情況下發生的,就算最後真的鬧到老師面前,老師也會盡量淡化處理,讓加害者以毫無歉意的方式道歉了結。回顧我們國家,正式老師的汰換機制並不明確,很多不適任老師一待就是數十年,且現在學校為了爭取教育部的補助、少子化的影響,怕會減少招生,都不希望發生什麼影響校譽的事件,或許也是造成校方對這類事情冷漠以對的原因。

2.有一個支持自己的力量很重要:儘管受害者遭到排擠跟孤立,但只要有一個願意陪伴在自己身邊的朋友,就算只是默默提供幫助,也足夠讓受害者記一輩子,因為那成為了在當時支持他們走下去的力量。許多校園霸凌的受害者年紀都很輕,容易受到外在環境影響,因此一個能理解他處境、願意包容他的存在就顯得格外重要。

3.受害者需要的是:有一個章節是訪問後害者需要什麼,也是我最喜歡的章節。看到女性受訪者說著想要告訴也曾遭受霸凌的學弟妹「不要太自責」、「我可以跟妳們分享我的經歷,也可以陪你們一起哭」、「謝謝你們沒有放棄自己」、「不要把加害者說的話都聽進心裡」這些話都讓人感覺到她們話語中的溫暖及真心。

而男性受訪者除了認為「要活得坦蕩」、「找到自己真正喜歡也擅長的事物」等心得外,也討論到這個結構性的問題該怎麼改進,這或許就是他們走過這一遭最深切的體悟與感想。

 

其實除了上述三點,我還有很多內容看得很有感觸,也有讓我覺得驚訝的地方,像是因為男女生是分開受訪,所以透過他們回答同個問題的答覆,能發現男女生所遭受到的霸凌方式並不相同,男生多半是遭受肢體上的傷痛,女生則是被排擠居多,但在面對霸凌這件事的心境上雙方是很相似的。

另外,書內女性受訪者在討論美化加害者與受害者的戲劇、小說跟遊戲時,對這些真正的受害者而言都覺得這樣的劇情根本不存在,世界上根本沒有所謂「善良的校園流氓」,這樣的戲劇根本就是沒有站在受害者的立場想。

細想如果自己在遭遇痛苦的校園霸凌,卻始終沒有人願意伸出援手,卻有這樣夢幻美好的戲劇在欺騙大眾,甚至美化加害者,真的很難不覺得荒謬至極。

看完這本書後,我將它推薦給一個我正在考教甄的朋友看,因為我希望這本書能對她造成影響,能讓她了解到一個願意用心去傾聽學生心聲、幫助學生的老師在孩子們的這一生,會造成怎樣的影響,更希望有其他老師、大人們甚至是學生們,因為看過這本書而有所感觸,帶給他們改變。

購書連結:帶著校園霸凌記憶長大的我們:致當年那些加害者們

想更了解我,歡迎來我的粉絲專頁點個讚以及我的Instagram追蹤我的最新動態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願意支持我繼續分享好書,歡迎到書封底下我的Like幫我拍手(最多可以拍5),你的支持是我繼續努力的最大動力

 

 

arrow
arrow

    悅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