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查理.蒙格唯一推薦的管理決策書」這句宣傳語,我就決定一定要看這本書。

決策是我們生活上每天都會遇到的事情,小至該決定要去哪間店買早餐、今天要幾點出門才能趕上會議時間,大至你管理一間公司時,所需要下的管理決策,恐會影響這間企業未來1年甚至5年、10年的經營狀況。

因此決策可以說是無所不在、你想擺脫都擺脫不了,這本書就是讓讀者們在閱讀完後,了解自己當時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決策,在做這樣的決策當下是否有什麼盲點好去改進。

因為這本書並不好讀,我自己也是花了3天才終於看完這本書,覺得這根本就是一本教科書!(但它原本就是教科書等級的經典之作)比起來,同樣講述決策的《高勝算決策》《人生賽局》(心得在此)這類談決策的書籍比較輕鬆好讀,推薦大家可以先去看看這一本書。

有了上面這個難讀的原因,我以下分享幾個我覺得有趣的決策偏誤案例時,我會盡量結合我自己在理解反思過後的例子,希望能幫助讀者們興起想要去看這方面書籍的興趣。

12個偏誤.png

過度自信

這應該是大多數人在做決策時,最容易犯下的錯。

尤其有在從事投資的投資人應該很常看中一支股票,就因此認定它一定會漲,對自己的眼光及信念擁有無比的自信,而忽視所有與這支股票有關的風險,造成自己買了不久後就開始賠錢。這就是一種過度自信的表現。

這個決策偏誤放在第一章的原因很簡單;

1.它是造成人類判斷力最不堪一擊的偏誤

2.它是我們討論的其他偏誤的推動力

作者就是希望你有意識到自己有過度自信的偏誤,你才會開始去思考自己是不是該有所有改變,而願意去尋找解決決策偏誤的原因,更才會拿起這本書來閱讀該如何提升決策品質。

所以在面對過度自信本書給的建議是:

在做出決策時,你應該努力調整心態讓你對自己的信念與現實接軌。

 

幾乎影響所有經理人判斷力的特定偏誤

這邊提到三種捷思法所造成的偏誤,分別如下:

可得性捷思法的偏誤:我們會輕易想起某事件的實例,進而推動事件的共通性。像是這次發生武漢肺炎,國人第一個想到的是SARS,進而造成口罩大量缺貨,深怕重蹈當年覆轍。

代表性捷思法的偏誤:這邊特別舉到我們在看球賽時,時常會有所謂的「手感發燙」的說法,並相信當某一隊員手感正好,投球必定百發百中。可事實上這是一個會影響決策的偏誤。

「手感發燙」的信念,對於球員的競爭方式有著有趣的影響。

把球傳給「手感發燙」的球員,通常被視為很好的策略。而敵對球隊同樣也會針對熱門球員,採取緊迫盯人的戰術。

但其實另一位技巧同樣高超、卻不那麼熱門的球員,可能有更好的得分機會。因此,對「手感發燙」的信念不僅是錯誤的,如果還任由它影響決策,可能會因此付出昂貴的代價。-P.69

跟球員有關的偏誤還有和均值回歸有關的統計學概念,讓我在這邊再多說一點,因為我是個忠實的球迷(喜歡看棒球與籃球,有時也看足球),所以在這章節我覺得特別有趣。

一般我們看到球員當年度的打擊率,會下意識的覺得他明年應該也會跟今年度一樣,可事實上不論是打得特別好或是特別差的球員,其實大多數隔年的數據都會回歸均值。但是我們第一眼看到時不會這麼想,生活上卻都是這樣的思考模式,像是小孩突然考了一個特別高分,你不會預期他之後都會考這麼高分,而是覺得他會在下次回歸平常的水準,這就是均值回歸明明是很直覺的東西,大多時候我們卻又覺得它違反直覺(像是一開始講的球員打擊率)

「確認性捷思法」偏誤:這裡提到確認陷阱及錨定效應。

確認陷阱:即使與現實牴觸的證據或偽造的資訊更有幫助,人們還是會自然而然的去尋找那些可以確認期望和假設的資訊。這就和我們投資或是購物時遇到的狀況一樣,當你已經看上一台車,你就會去找所有和這台車有關的資訊,但是卻會只將支持你買這台車的資訊看進去,重複加強自己想要買這台車的信念。

錨定效應:在做決策時,人們會過度偏重先前取得的資訊(這就是所謂的錨點),即使這個資訊與這項決定無關,但還是會被這個資訊的框架給限制住。這裡我想舉一個很有趣的例子,剛好我在寫這篇位於2月中,也是武漢肺炎鬧的轟轟烈烈的時候,在這時候有幾個國家被列旅遊警示國,如新加坡和泰國。前者在我們的印象中,是先進國家,卻被列為警戒較高的警戒二級。後者在印象中不如前者先進,雖然只被列為旅遊警戒一級國家,但我想在大多數人的心中,應該都會覺得泰國比新加坡危險,這就是錨定效應的陷阱。

 

這本書列舉了許多決策上的偏誤(如表格內詳述),當中每一項都可以和投資上做的決策有所關連,只是已經洋洋灑灑寫了2,000字心得的我,還是不要再寫下去,怕這樣會沒完沒了。

總之,我認為這不只是一本研讀心理學必讀的書,更是一本必讀的商管書,舉凡是經理人或投資人都應該好好閱讀這本書,尤其像我們這種散戶在投資上的本金已經很小了,更經不起我們一再做出錯誤的投資決策。

整體而言,我們應該根據人們的決策過程和邏輯做出評價,而非結果。

所以就算是做出高品質卻不能解決問題的決策,主事者都應該得到獎勵,而非懲罰。

為什麼呢?因為結果通常是受到非決策者所能直接控制的各種因素影響。-p.90

和《高勝算決策》談述的相同,它們都強調決策的過程比結果更重要,不論我們做出好或壞的結果,都應該要時時反思在這決策過程中,是否發生了什麼偏誤而不自知,也不能因為這次投資的成果是正報酬就覺得沒有可以改進的地方,也不要因為這次的投資失敗而挫敗,懷疑自己的決策。

希望不論是不是投資者,我們都能一起減少決策偏誤,做出更精確的決策。

 

購書連結:精準決策

想更了解我,歡迎來我的粉絲專頁點個讚以及我的Instagram追蹤我的最新動態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願意支持我繼續分享好文與好書,歡迎到書封下我的Like幫我拍手(最多可以拍5),你的支持是我繼續努力的最大動力

undefined

arrow
arrow

    悅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