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聽過「刻意練習1萬個小時就能在那項技能上成為專家」的理論,但是現代越來越提倡多樣學習,認為具備越多不同類型的知識,將有助於你原本領域的發揮,並不讓自己成為拿著鐵鎚的人。

這個故事來自於查理孟格曾說過:「在手裡拿著鐵錘的人眼中,世界就像一根釘子。」如果你只有具備單一領域的訓練,那麼觀看世界與事情的角度就會以那個領域為主,而失去多樣思考的能力。

這本書就是要來顛覆1萬小時練習的法則,以及認為人人都需要具備跨領域思維和方法,才能像一把多功能的瑞士刀一樣,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下來。

許多成功人士其實都是跨領域高手

要列舉透過1萬小時刻意練習而成為高手的名人,多如繁星,因為這樣的故事一直是出版社和媒體最愛塑造的明星類型。

但是近10年也開始有越來越多跨領域的高手出現,像是直到十歲出頭才開始打網球,在此之前他踢過足球,玩過各式各樣的運動,但是35歲之後卻在網壇發光發熱,並擁有20座大滿貫冠軍的紀錄保持人,費德勒。

除此之外像是賈伯斯在大學時曾學習過的字體美學,也在後來的蘋果電腦字體上,發揮極大的功用。

書內提出諸多在各領域獲得榮耀的知名人士,包含運動界、音樂界、藝術界,甚至是科技界,都一再出現這些跨領域高手。

許多研究顯示,在科技領域提出創新發明的人往往多方涉獵與投入,主動捨棄深度而取廣度,從而提升創意,不像其他人只專攻一個領域。

另一項藝術創新的研究,結論幾乎一模一樣。-P.25

 

單一領域專長的侷限性

傳統觀念上認為一個人如果太頻繁的轉換領域,會導致學而不精,但事實上以現代社會科技的發展程度,學得精、累積足夠經驗,可能導致錯失學習跨越到其他領域的時機,並更容易被AI人工智慧給取代。

再說經驗和熟能生巧是兩回事,一份工作就算累積了無數的經驗,也不一定能讓你確實活用,尤其如果下次遭遇的狀況和之前的狀況截然不同,那麼過有的經驗也不一定能確實派上用場。專門的經驗有助於下棋、打牌和救火,但無法提升對財金趨勢、政局發展、職員表現或病患狀況的預測準確度

也常常有因為自認經驗老道,甚至被認為在該領域中是大師等級的人,在發生前所未有的事件時,反而會被自己過往的經驗給耽誤,做出侷限性的錯誤判斷。

而跨領域的優點就正巧是單一領域專長的缺點,這也是為什麼在現代變動極大的世界之中,會認為跨領域十分重要,經驗確實是有幫助,但所能得到的益處已經越來越小了。

 

我們的教育不推崇跨領域

從小我們所受的教育相較於歐美,較推崇專業知識的重要性,甚至會希望我們學習的越快越好,但是卻沒有確實融會貫通,這點我很清楚自己在數學的學習上,就出現這樣的問題。

為了能跟上表訂的進度,老師不會去了解每個學生是否都有確實跟上進度,而學生也常常以為自己學會了,事實上卻根本沒有融會貫通。

在學習重要的知識上是如此,當然就也不會有時間給學生們去思索,自己的多元興趣,更不推崇學生們去多方嘗試了。

還記得我小時候月考前的美術課跟音樂課,常常會被借去給主要科目的老師使用,這也是自小教育就給我們有一種除了專業科目外,其他領域都不重要的感覺。

教育應該要允許個人把選擇專業的時間延後,藉此探索一己的興趣喜好,找出一己的合適方向,這點我非常認同,現代人常常到了大學畢業都還不知道自己喜歡的是什麼,更多人連興趣都沒有,整天無所事事,不再去學習拓展其他領域的知識,這點真的是非常可惜。

如果能給我們之後的孩子有更多時間去思考、探索自己的喜好,或許就能幫助他們找到好幾個有興趣的領域,讓越來越多人養成跨領域的人才,具備更多元的思考方式。

 

創作者同樣受廣度影響

之所以會特地將這點拉出來,是因為創作者其實是一種極需創意的一份工作,事實上跨領域也對創作者有很大的幫助。

高度重工的工作量對績效反而產生負面影響,年資也根本沒有影響力。有助於創作者創造優於平均值的漫畫且進行創新的原因為何?

資深與否,並不能區分創作者差異,只有資歷的廣度才可區分差異。-P.273

這邊書內列舉了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他的作品以夢幻般史詩鉅作《神隱少女》最為知名,該片的票房甚至超越《鐵達尼號》,但在這片之前,他的動漫職涯幾乎接觸了各式體裁,範圍從純粹的奇幻作品、童話到歷史、科幻、打鬧喜劇、圖說歷史隨筆、冒險動作片都有。

當然書內還有列舉其他例子,而我想到的跨領域創作者並非只是題材跨領域,而是內容跨領域,這種人才在經營個人品牌上反而很多,當初非本科系畢業,卻跨領域經營個人品牌,並產製和過往就學時完全無關的內容。

這邊舉例像是我國Youtube頻道M觀點的miula,他並非財經系畢業,且畢業後進入遊戲公司工作,後來也從事社群媒體相關的工作,直到近幾年以講述財經觀點為主的M頻道,與撰寫分析科技巨頭文章的科技巨頭解碼專欄。以投資界來說,跨領域的人才特別多,並甚至能在這個領域達到傑出的表現。

 

最後,我在大學時其實就透過跨系選修做了很多跨領域的多方嘗試,當時我有修心理學、民法、行政學等等,後來畢業後也同樣上了很多各式各樣的課程,像是佛學課、程式課、編劇課、財報課,更聽了不少投資與創業相關的講座,讀了其他領域的書籍,嘗試拓展自己在其他領域的知識廣度。

或許也是有在AI時代,如何讓自己不被取代,怎麼樣才能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下來,促使我選擇跨領域的學習模式。

在尋找自己的興趣愛好同時,也不妨讓自己慢慢培養成一個跨領域的人才。

購書連結:跨能致勝:顛覆一萬小時打造天才的迷思,最適用於AI世代的成功法

想更了解我,歡迎來我的粉絲專頁點個讚以及我的Instagram追蹤我的最新動態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願意支持我繼續分享好文與好書,歡迎到書封下我的Like幫我拍手(最多可以拍5),你的支持是我繼續努力的最大動力

undefined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跨能致勝 跨領域人才
    全站熱搜

    悅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